首頁   圖片新聞   動態(tài)播報   重要論述   學習資料  

黨史學習 | 第52講:和平共處五項原則

時間:2021-09-01 來源: 點擊數:

朝鮮停戰(zhàn)以后,國際局勢有所緩和,新中國的國際威望逐步上升。從1953年起,新中國開始了大規(guī)模經濟建設。在這種新形勢下,黨中央要求在外交方面展開積極地活動和斗爭,為國內建設創(chuàng)造更有利的國際和平環(huán)境。發(fā)展同亞非國家的友好合作和睦鄰關系是新中國外交的重要方面。1953年12月,在同印度的談判中,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,得到印度方面的贊同。他說:“新中國成立后就確立了處理中印兩國關系的原則,那就是互相尊重領土主權、互不侵犯、互不干涉內政、平等互惠和和平共處的原則?!?/p>

1955年4月,周恩來率團參加了在印尼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。這次亞非會議是第一次完全由亞非國家自己發(fā)起舉辦的國際會議,29個亞非國家的代表團參加了會議。亞非會議是周恩來繼10個月前日內瓦會議之后參加的又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,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擴大外交成果,與更多亞非國家增進交往的重要舞臺。在這次會議上,面對某些國家代表對共產主義和中國的攻擊和造謠,中國代表團沉著應對,周恩來在大會上的發(fā)言獲得絕大多數國家代表的贊同。

亞非會議為新中國贏得了更多的國際朋友,人們從周恩來身上看到了新中國的形象,增強了對新中國的了解和信任。會后,新的外交局面迅速打開,有近30個國家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。

新鄉(xiāng)醫(yī)學院黨委宣傳部設計維護
地址:河南省新鄉(xiāng)市金穗大道601號  郵政編碼:453003  電話:0373-3831919